炳坤云

白酒市场硝烟再起

   2023-07-25 证券日报1140
导读

7月份召开的2023年中国高端酒展览会,透露出我国白酒行业发展新信号:“马太效应”明显,发展新周期已悄然启动,产品优质、品牌强大的企业或率先抢占发展先机。目前,白酒行业的处境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随着进入

7月份召开的2023年中国高端酒展览会,透露出我国白酒行业发展新信号:“马太效应”明显,发展新周期已悄然启动,产品优质、品牌强大的企业或率先抢占发展先机。目前,白酒行业的处境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随着进入销售淡季,因库存高企引发“价格倒挂”;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和结构改善趋势持续,促使行业创新供给品类。

  在存量市场竞争环境下,酒企能否抓住发展新机遇,拿什么消化库存?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部分白酒经销商及生产企业。

  零售商的烦恼

  在“少饮酒,饮好酒”的理念下,2017年至2022年,中国高端白酒迎来了繁荣的六年。

  从两大高端白酒巨头核心产品的市场表现来看,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市场零售价从1000多元开始稳步攀升,目前散装零售价已达到2800元/瓶左右,整箱则为3000元/瓶左右;而第八代五粮液价格也从站稳千元价格后上涨至1499元/瓶。

  得益于核心产品走俏,贵州茅台年度营业总收入由2016年的约400亿元大幅增长至2022年的1275.5亿元,增长逾两倍;五粮液2016年至2022年营收同样增逾两倍。

  然而,白酒行业繁华褪去,如今却进入了新一轮调整期,“量价齐跌”成为大多数酒企处境的真实写照。纵观整个行业,线下流通市场中95%以上的品牌出现购进价格高于销售价格的倒挂现象,而这主要缘于库存高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为963家,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5.6%(近10年新低);完成营业收入6626.5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利润2201.7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20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的营收贡献为3563.45亿元,利润贡献为1305.1亿元,均占比过半。不过,白酒企业的两极分化正在加剧,作为行业龙头的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展现出超强的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而区域酒企则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bky.com/news/show.php?itemid=17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